“我们村里刚有了健身步道,现在成功打造了北二巷的廉政文化一条街,‘廉’味十足的文化街,让原本古朴的村子清风阵阵,廉韵悠悠。”90后的三原县城关街道东关村村民小张看到家门口的廉洁墙绘由衷地发出了赞叹。
去年以来,三原县以全省清廉建设为契机,以“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目标,注重氛围营造,完善制度机制,抓细抓小,抓常抓实,注重辐射带动,持续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清廉三原建设的底色更浓、成色更足。
强化教育,紧盯年轻干部。制定《关于强化全县年轻干部廉洁教育的实施方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深化全县开展年轻干部廉洁教育,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等部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县纪委监委以《厚植廉洁根基,守好初心使命,争做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干部》为主题,举办“廉洁教育大讲堂”2期,全县100余名42岁以下的科级领导干部现场聆听。县委组织部邀请县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书记对新招录的84名公务员集中进行了廉洁教育。团县委以“青春说廉,我在行动”为主题,在全县广泛开展廉洁微视频、微电影征集活动,全县青年干部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夯实全县年轻干部崇廉尚廉、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思想根基,为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依托党建,突出清廉村居。立足加强村居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夯实乡村治理根基,依托党建,积极探索清廉村居建设有效途径。陵前镇试点设立“白鹿原说事会”,通过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开辟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路径。“白鹿原说事会”设立运行以来,共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128件,在其带动影响下,新兴镇“老徐会客厅”、西阳镇“有话好好说、有事慢慢讲”等相继出现。坚持以“同心三原”党建品牌为统领,以“智慧党建”为抓手,扎实开展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为民行”活动,建立13个“双报到•为民行”红色领航微信工作群,精准掌握社情民意,满足群众日常所需,有力推动和谐稳定。
立足校园,厚植廉洁根基。立足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修身目标,把清廉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各个学校因地制宜,制作廉政警句宣传牌、打造廉洁文化长廊、开设廉洁讲堂,营造了浓厚的清廉氛围。持续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专项整治,2022年以来,采用“监督+监管”联动模式共组织专项监督检查6次,督促整改问题31个。中山街小学的廉洁文化走廊,讲述孝廉故事,传递廉洁声音,展现当代学子孝亲尊师、传递文明、自强自立新风貌,成为学生课间活动的“新宠”。2023年3月3日,“万条红领巾 万名小雷锋”主题实践活动在县人民广场正式启动,全县87所中小学将学雷锋活动与清廉校园建设有机融合,积极开展争做“宣讲小先锋”“家庭小帮手”“感恩小天使”“公益小达人”“环保小卫士”“文明小交警”等活动,寓清廉教育于日常活动,帮助学生扣好崇廉尚廉的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努力成为时代好少年。
着眼家庭,培树清廉典范。充分发挥家庭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基点作用,提倡清廉新风尚,树立廉洁好家庭。三八妇女节前夕,全县100余名科级女干部参加“传承良好家风、共建和谐社会”主题讲座,同时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全县10个镇(街道)进行妇女维权法律宣传活动,发放《清廉家庭倡议书》2000余份,“做廉内助,建幸福家”得到越来越多妇女的思想认同、行动支持。两个责任同向发力,不断推动《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落实落细,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已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座右铭。2022年评选县级“最美家庭”40户,“五美庭院”109户,“文明家庭”62个;推荐市级“最美家庭”4户,“五好家庭”1户,“五美庭院”示范户45户,“五美庭院”示范村1个。
紧扣特色,强化阵地建设。依托陵前镇“武字区”的区位优势,深挖三原渭北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廉政文化阵地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渭北精神。位于大寨村的三原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于2021年5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后又延伸建成渭北革命历史文化长廊,巧妙地将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与渭北革命根据地烈士纪念碑相连,渭北红色教育路线内容越来越丰富,据此成功打造第二个县级廉政教育基地。柴家窑村以“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为主线,深挖该村14位烈士的革命故事,打造红色教育活动室,建成村党史馆,3次提级改造永红文化广场,以小支点撬动红色教育与廉洁元素有机融合的大建设,该村2021年被挂牌命名咸阳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截至目前,打造县级廉政教育基地3个、县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10个,申报通过市级廉政教育基地1个、市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