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原县渠岸镇大村王村突出“党风带民风、培育好乡风”主题,积极挖掘廉政文化资源,打造廉政文化阵地,开展廉政文化教育,为各项工作开展打下良好人文环境。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廉政文化建设保障机制。村党支部把廉政文化纳入基层党建,同部署同规划同落实。一是坚持制度固廉。建立村党支部负总责、村委会全面落实、村监委会监督执行的责任体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两个责任”;实施村级事务集体协商、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和“一事一议”工作法,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推行村党小组长联系党员、村民小组长联系群众网格化管理,落实好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二是坚持教育知廉。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深学党规党纪,重温入党誓词,讲廉政党课,观看廉政影片,开展“以案促改”,撰写心得体会,强化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廉政意识和廉洁素养。三是坚持承诺促廉。在村委会开辟专门空间,设置廉政承诺公示栏和廉政书架,购置书籍100余册,党员干部出作廉政承诺,自觉接受监督,促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
挖掘廉政资源,丰富廉政文化建设内涵。坚持文化育廉,积极挖掘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融入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明乡村、“村规民约”、“家风家训”文化宣传活动,把廉政文化建设做大做实。一方面,推行“村规民约”,制定出台《大村王村规民约“九条规定”》和《实施细则》,制定“村规民约道德评议红黑榜”“红白事标准公示牌”等措施,树立“脱贫致富”“孝老敬亲”“热心村务”示范户,曝光“懶散贫困户”,评选“美丽庭院”“睦邻友好”等家庭,弘扬清风正气,规范群众行为;另一方面,组织文化宣传,采取举办群众文艺汇演、“扶志扶智座谈会”“庭院学习会”等形式,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宣传党纪党规、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乡村振兴等内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教育党员群众遵规守纪,做新时代新农民。
打造廉政阵地,构建村级廉政文化建设长廊。坚持阵地护廉,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脱贫攻坚战,设置廉政建设、扫黑除恶、脱贫攻坚“意见箱”,定期由村监委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减少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发生;在村级公共空间,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中国孝文化(24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文化墙,设置“乡村振兴”文化牌和“二十四节气”文化牌,建成廉政、党建、法治、丰收等五大主题文化广场,在全村营造浓厚廉政文化氛围,弘扬清风正气,引领良好村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