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尚廉,国家方能行稳致远。
《人民的名义》艺术地再现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反腐斗争的惊心动魄,揭示了党的领导干部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一重要政治主题,是陕西青年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鲜明政治教材。
何为“青”廉,律己即是“青”廉。
曾经的他是政法系教授,以政法系统的得意门生为自豪,但在犯罪集团软硬并施下,终被腐蚀下水。他对优秀学生的恪尽职守感到欣慰,却战胜不了自己的贪婪;他试图竭尽全力远离犯罪深渊,但终究未能逃出罪恶的魔爪。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青年干部更应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何为“青”廉,尺度即是“青”廉。
他曾是缉毒英雄,为了改写自己的命运,向大自己十岁的老师求婚,这一跪,彻底跪死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跪成了精于算计、臣服于权力、只想着上位的公安厅厅长。他掌握了权力,却失去了尊严。面对毫无爱情的夫妻关系,他一次又一次的说:我拼了命的要把我失去的尊严夺回来。他亲手杀死了那个曾经阳光的少年,而走入仕途后只有这种对权力变态的追逐似乎才能满足他无路可退的贪心。他不再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战斗,身为公安厅长、执法人员,知法犯法,不择手段。由此可见,青年党员干部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对宪法和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同时更要始终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
何为“青”廉,齐家即是“青”廉。
他正义、廉洁、雷厉风行,撤职“爱看星星”的懒政干部,使全市官场的风气有所改观。反观家庭,前妻埋怨他不通人情,讽刺他是“工作狂”,“害了她一生”,送前妻去国外途中被纪检组拦住,得知身为银行副行长的前妻利用职权之便贪赃枉法,面对亲情和公义的两难抉择,他最终选择配合纪检组带走前妻。古人云:“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青年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何为“青”廉,敬畏即是“青”廉。
住在破旧居民楼内,吃着一碗炸酱面,水龙头滴水要用盆接着,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每月给乡下老母300元生活费,谁能想象,如此举止的处长竟是位“亿万富翁”。两亿余元现金赫然出现,视觉震撼令人难以形容,“小官巨贪”令人唏嘘不已。面对搜出的整屋钞票,他恐惧崩溃,这是一个贪官内心的纠结和面对诱惑无法自拔的堕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青年党员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敬畏就会思考,思考就会通晓一切;敬畏就会谨慎,谨慎就会事事成功。
一步错,步步错。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廉洁是我们青年干部从政的第一粒扣子,面对新时代赋予的重任,必当以清正廉明、克己奉公的态度走好人生每一步,让“青”廉之光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