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三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指窖止贪——王恕的传家宝
来源: 作者:雷永利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06-28 10:23:50

明代的西安府三原县出了3位尚书,分别是王恕(1416—1508)、王承裕(1464—1538)、温纯(1539—1607)。他们清廉有为、治家有方,有功于国家,有恩于乡里,家族后代人才辈出,也影响带动了三原百年的士气民风,其美名在三原传扬。

明代山西太原人李中馥在其著作《原李耳载》,记录了明代三原人王恕教子的故事。其原文如下:“三原王公恕,官至宫保,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见公子有难色,公语曰:‘尔忧贫乎?家中素积,不必官中作仓鼠也。’引至宅,指一处云:‘此藏金所,有金一窖。’指另一处云:‘此藏银所,有银一窖。’后公卒,向指处掘之,皆空窖也。”研究王恕的专家复原了这个故事的基本脉络。原来,王恕在扬州做知府时,小儿子王承裕即将外出做官。为防儿子日后贪财,王恕问道:“你担心贫穷吗?根本不用担忧,我们家一向有丰厚的积蓄,千万不要做仓鼠。”随后将其引到后宅,指着一个地方说:“这里是藏金的地方,有一窖金。”又指另一处说:“这里是藏银的地方,有一窖银。”王恕死后,其子按图索骥,结果“皆空窖也”。他由此豁然醒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从此甘于清贫,勤俭自律,始终秉承清廉的家风。

这就是后世极为褒扬的指窖止贪的成语来源。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个故事。

李中馥,字凤石,山西太原人,天启甲子(1624)举人,一生不仕,其作品《原李耳载》,多记载李中馥自己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山西太原及相关地区的政治、经济、习俗之事。该书是李中馥死后,由玄孙清代人李青房,搜集散作整理校核而刻成。分上下两卷,上卷记人物、忠烈、孝廉、名臣、宿吏无所不包。下卷记各种神异传说,儒、释、道三教皆容。卷前有李中馥自序和曾孙李从龙之序,卷后有其玄孙李青房之题识。清人孙闳达读罢该书后说:“余读之如读异书,得未曾有,其所载皆可喜、可愕、可感、可叹之事,可以启人之善思焉!可以敬人之恶志焉!可以坚人之信心,破人之挛见焉!是书也,其有功于名教不浅,非直为纪闻志佐之书而已也。”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慎思堂刻本存世。

需要指出的是,《明史·王恕传》这部官书并没有提到这件事。明史记载,王恕正统十三年(1448)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后为大理寺左评事,迁左寺副,又历任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等,历官十九任,正德三年(1508)去世,年九十三。明武宗追赠他为特进、左柱国、太师,赐谥号“端毅”。史书这样评价,王恕历仕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扬历中外四十余年,其人品作为刚正清严、始终一致。可以看到,王恕与李中馥,不是同时代的人,年龄差距甚大,不可能相见。王恕也没有在山西太原任职,他的事迹山西民间不会长期传延。那么,王恕教子廉洁的故事,怎么会记录在山西民间人士的个人见闻著作中呢?

李中馥的《原李耳载》,是生活见闻纪实,都是作者见到听到的事件,后人评价所记比较真实。指窖止贪这件事肯定是听闻传言而记。他如何听到呢?明代三原商贸经济十分繁荣,南来北往客商云集,尤其是山西的客商居多,三原县城有一条街就叫山西街,加上王恕为官多年,结交甚广,后世子孙也个个都是大有出息,可能将他治家教子的故事讲与他人,以致太原的读书人李中馥听得,他有感于此事蕴含的家风家训意义重大,加以记载,遂为后世所知,成为古代廉吏传家的美谈。

王恕家中世代务农,其家风一直重视勤俭。他的祖父王彦成,史称“治家勤俭”,而且乐于助人,经常救济贫穷邻居;他的父亲王仲智,以淳朴勤俭、扶危济困而闻名于当地,并且喜好在农闲之时弹琴读书,在家中留下耕读的传统。王恕走上仕途后,于国清严,于己清苦,可谓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赴任时不带仆人,只带几件粗布衣服、一件行李、一个做饭的锅灶、一个竹食箩。他声明,“欲携家童随行,恐致子民嗟怨,所以不怕年老体衰,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王恕不仅自己清廉节俭,还严勉家人保持寒素家风。王恕与妻子同行,遇到驿站,对妻子说:“驿站是为朝廷官员所设,家人不能同住。”便让妻子投宿客栈。王恕的儿子从家乡来京探亲,只身一人骑着骡子,看不出是官吏的儿子,更像一个穷书生。王恕之女出嫁时,乘坐的是一顶两人抬的市井平民使用的小轿,完全没有千金小姐的金贵。

指窖止贪,是王恕一生廉洁自律的写照,这个举措,体现了王恕爱子、教子的良苦用心。王恕言传身教为子孙作出了廉洁自律的表率,为世人树立了良好榜样。古往今来,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很多是源于家教,始于家规,成于家风。很多贪欲之祸的起因,也是“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深谙其道的王恕,留下的两处空窖,表面看是一无所有,实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一笔让后人受益的宝贵精神财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