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督让教师流动有了规矩,我们农村也能留住好老师了!”一名学生家长感慨道。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师跨区域、跨学校流动不规范问题,三原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近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教师违规流动专项监督行动,严查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等不正之风,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为教育公平保驾护航。
教师流动事关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学校“打招呼”“绕程序”等违规现象,由包抓科室牵头,联合驻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成立专项督查组,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全县50余所中小学,重点核查近三年教师调动档案、审批流程及公示记录,发现“未批先调”“程序倒置”“借调不归”等问题线索2条。针对漏洞,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教育局出台《三原县中小学教师流动管理办法》,明确“双审核、双公示”机制(即调出调入单位党组织、教育主管部门双重审核,校内、教育局同步公示),并建立“跨区域流动审批负面清单”,将师德考核不合格、服务期未满等情形纳入限制范畴,从源头堵住“人情调动”“违规挖人”空间,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已督促整改问题3个,立案3件,党纪处理3人,组织处理1人。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教育部门完善教师轮岗交流、乡村教师待遇保障等机制,以监督“硬约束”提升教育资源均衡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把教师流动纳入日常监督清单,联合审计部门开展经费专项检查,严查‘借调费’‘挖人费’等违规支出,确保教师流动阳光透明,让每个环节经得起群众检验。”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